
大多數人使用 NAS(網路儲存裝置)的主要原因在於它能輕鬆設置不同的使用者身份、權限、共用資料夾,並且具備 RAID 陣列技術來保障資料的安全性。然而,您是否知道,NAS 的 RAID 陣列並非萬無一失?
近年來,技術人員在維修過程中發現多起案例,顧客的 NAS 無法連線,且遠端支援無法解決問題,只能將設備寄回維修。檢查後發現,除了內部零件故障外,客戶的硬碟其中一顆早已無法讀取,導致 RAID 陣列失效,實際上僅剩一顆硬碟在運作,顧客毫無察覺。幸運的是,在維修時及時發現,假設最後的那顆硬碟也出現了故障,資料可能會毀損,且只能透過昂貴的資料救援服務來嘗試恢復,費用往往高達數萬元且未必能完全成功。
另外,也曾遇到顧客更換壞掉的硬碟,讓 RAID 陣列進行重組,然而重組過程中,另一顆硬碟也突然故障,導致整個 RAID 陣列損壞。因此,僅依賴單一台 NAS 來存放重要資料,仍有一定的風險。
雖然 RAID 陣列可以當作硬碟的備援,但這不等同於備份。最簡單的 RAID 1 陣列由兩顆相同容量的硬碟組成鏡像,若陣列發生故障,RAID 1 的恢復機率相對較高;然而,像 RAID 5 或 RAID 10 這些較複雜的陣列則難以預測。許多人認為 RAID 5 配置下應該有三顆硬碟互相備援,應該會有多份資料。然而,實際上在檔案系統中只有一份資料,當陣列損壞時,資料無法直接讀取。
真正的備份意味著至少有兩份資料副本。許多用戶誤將 RAID 備援視為備份,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。備援的另一個層面在於確保業務不中斷或能夠快速恢復。如果 NAS 發生故障,可能會影響日常運作。然而,如果有完整的資料備份或備援 NAS,即使主要設備出現問題,還是能夠依賴備援裝置來繼續作業,避免數據損失帶來的嚴重後果。
許多顧客在送修時表示情況緊急,因為公司沒有備份設備或第二份檔案可以使用,希望能夠在當天或隔天修復。雖然技術人員也期望能夠立即處理,但某些故障原因需要檢測結果來確認,並且還需考量當日維修量。
綜上所述,若您已經擁有一台 NAS,建議再設置一台專門用於備份的設備。不論是否同品牌或型號,或使用雲端服務如 Google Drive、Dropbox 等,甚至是外接硬碟,任何形式的備份都是降低風險的關鍵。最重要的是,定期檢查硬碟狀況並做好設備的清潔保養,也有助於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