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明明有備份,怎麼資料還是救不回來?」
相信這種情況你一定聽過,不論你是把資料存在雲端硬碟、隨身碟、硬碟,甚至 NAS 上,很多人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。大部分人可能會歸咎於儲存媒體,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往往是對備份的正確認知還不夠。所以,今天就來聊聊那些你可能忽略的備份觀念。
想像一下:你把電腦資料備份到硬碟,為了省空間還刪除了電腦裡的檔案。幾年後,你想拿出舊檔案時,才發現備份用的硬碟壞掉了,檔案也跟著消失!
其實,所有的儲存媒體都有壽命,沒有人能預測它們會在什麼時候損壞。因此,最好把重要檔案存放在至少三個不同的儲存媒體上,並注意儲存環境避免強磁、潮濕等因素縮短媒體壽命。
還有個小技巧:如果你選用硬碟作為備份,別全部選同一品牌或批號的硬碟。因為相同批號的產品壽命可能差不多,風險反而會增加。想知道什麼時候該換儲存媒體嗎?像 NAS 這類設備通常會提供硬碟健康狀況檢測功能,幫助你提早發現問題。而如果你使用的是隨身硬碟或一般硬碟,可以定期透過工具檢查狀況。
你是不是把資料備份到隨身硬碟後,就隨手放在桌子或櫃子裡?那麼,如果某天遇到水災或房間淹水,電腦和硬碟可能都會一起報銷! 外部環境也是資料損毀的重要因素,除了漏水、潮濕等日常問題外,火災、地震等災難更不在話下。所以,避免將電腦和備份的儲存媒體放在同一個地方是很重要的。你可以試試把資料備份到雲端硬碟、NAS,或者把隨身硬碟放在公司、租賃倉庫等地,減少資料被同時毀損的風險。
電腦突然壞掉,慶幸自己有備份!但打開一看……竟然是兩年前的備份,去年重要的資料全沒了! 這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,第一次備份完之後就放著不管,但其實我們的檔案一直在更新。如果只做一次備份,新的資料自然就無法被保留下來。所以,定期更新備份檔案至關重要!建議至少每月或每兩週更新一次,趁著備份時順便檢查一下儲存媒體的狀況也不錯。
最方便的方法就是選擇具有定期備份功能的NAS,這樣你的資料隨時保持最新狀態,再也不用擔心忘記備份了。
只要掌握這三個備份觀念,你的資料就能更安全地保存起來!